問 : 
怎樣使年青人投入及參與教會生活?青年彌撒該怎樣推行,特別是在選曲方面?
【 問題來自 】 Hong Kong 香港

程明聰神父答 : 

其實這問題的核心,是不限於年齡組別的。今天的福傳工作那麼困難,主要的原因是有太多的其他訊息和福音競爭,而我們又越來越少時間去靜下來;其次,我們福傳的手法,很多時並沒有照料到今天人的需要。

以下是我自己,見過不少成功的福傳例子,一些個人的反省:

一) 彌撒雖然是天主教信仰的核心,但是卻不是一個最好的福傳工具。不管我們怎樣包裝,彌撒的奧秘本身就是一個無底的深淵。要一個對天主沒有關係的人,可需要一些淺水區來先吸引他們去想認識和經歷多些,才有能力去跳入彌撒這個深水區。

二) 所以彌撒以外,我們福傳更需要的是一個普羅大眾都可覺得安全,被接受和被愛的空間。調查所得,大部份人離開天主教會,是因為沒有人理會他們,經歷不到福音中所說的愛,反之卻認為在教會裏經常被別人審判。要有效的福傳,我們第一步必須要懂得刻意的去締造這個安全、非審判、能經歷友誼的空間。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建立多些團契,人與人互相關心的機會。

三) 我們去酒樓,會看他們的款待,環境和食物質素。我們的團體,要有效吸引人來,也必須如此。

四) 款待是天主教最弱的,全世界的天主教堂,普遍的經歷都是沒人理睬你的。但人要信一樣事,首先是要覺得能信任有關的人。我們對未認識天主的,應該更用心去聆聽他們,去明白他們,去關心他們。切勿因為他們的不信或行為去審判他們,但可多以關懷和鼓勵去吸引他們,讓他們知道教會的門、你的門,是為他們開着的。

五) 環境,可包括我們唱的音樂,我們彼此的態度和價值觀等等。如年青人需要有年青人的音樂,若果音樂太古老,或歌詞與音調不吻合,很難有吸引力。更嚴重的,就是我們的態度,若我們說福音,行為上卻常說是非,只與熟人交談而不願接觸新人,多抱怨、少歡笑、缺乏寬恕和諒解,那無論說福音多好,人家只怕都看不到。但如果每個進來的人,特別是年青人,都覺得自己是被重視的、被尊重的、被瞭解的、被關懷的,那就更容易經歷福音了。

六) 這個團契的空間,卻不能變成了單單一個聯誼活動,而該時常已基督為中心,特別是透過分享基督在我們身上的工作,互相見證天主的真實;遇到有人經歷生活上的困難時,該立時為他一起祈禱。聚會時該有學習信仰的時間、生活分享的時間、讚美感謝天主的時間,彼此代禱的時間。在所有事上,以天主的光榮、每人的得救及互相犧牲愛護對方為主旨。

特別是有關年青人,不要當他們是教會的奴隸,要他們只管做。年青人其實對天主抱有很大的開放態度。我們該少告訴他們要做甚麼,而多指引他們怎樣可貢獻他們的才能,鼓勵他們去發表,信任他們,並容許他們去碰釘子。當年青人學習以外,能有自由去計劃一些為天主做的事,並獲得神父和堂區的支持時,他們才能真正知道他們是屬於這教會的。而沒有這歸屬感,是很難說服任何人去相信福音,也不用說去改變生活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