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 
我對默示錄12有兩個疑問 一,傳統認為聖母生下耶穌時是「沒有經歷産痛」,為什麼2節又說“在產痛和苦勞中,呼疼呻吟。” 二,傳統也說,聖母媽媽与魔鬼作戰,取得了完全的勝利,那為什麼6節和14-17節,卻記載聖母逃避魔鬼的攻擊?她不是從沒有失敗過嗎?恕我直言,這裡描繪的婦人面對魔鬼的攻擊,一直在躲避,不像是“踏碎魔鬼頭顱”那樣光輝的形象。
【 問題來自 】 China 中國

程明聰神父答 : 

啊,聖經中的比喻,如這一個圖像,並不可以一對一般的這樣定位的,那可能太狹窄了。

從聖師們看默示錄,他們一貫都視這婦人同時代表聖母及整個教會——即我們。

這婦人生子,自然可指聖母產下耶穌。沒錯,教會過往不少聖者及聖師教導聖母生耶穌時該沒有產痛,但這卻不是教理,而是神學上的推論。原因是來自創世紀三章,原祖被罰時,天主對厄娃說,她的產痛會增倍。從原文中,是說不清楚是由沒產痛變成有產痛,還是由少產痛變成很大的產痛的。主要神學上的論點,都是說原罪前是沒有痛苦的,所以該是由沒有到有。但也未必,因為亦有神學理據說不是原來沒有痛苦,而是原來不視痛為苦,因為人能清楚見到就是在痛中天主的美善。我在此不是在說誰是對,只是各有論點。

但即使原祖在犯原罪前是沒有痛苦的,這卻用不在聖母身上,因為我們卻知道,聖母雖沒有原罪,亦一生沒有犯己罪,她卻多次經歷痛苦,表表者莫過於西默盎預言她在十字架下要受,如利劍刺心的痛苦了。這個和她要逃命埃及之苦,三天失去耶穌之苦,及另外四個她的經歷,教會就有聖母七苦的敬禮。自然,說她因沒原罪所以沒產痛的理據,不大穩陣。

但在這婦人是代表教會來說,產生的就是新教徒,而每個教徒亦是在耶穌內是聖者,忠信的最後也會被提於天主之右。這圖像所以不必是指領洗後立時發生的,而是指教會產生後終極的事情。那麼,這婦人教會有產痛,並且在魔鬼的虎視眈眈下孕育,就非常合理了,因為教會是在痛苦中孕育每一個新教徒的,是我們每一成員的愛和犧牲所生育的。就如耶穌為我們交出生命,祂同樣也命令我們要為別人交出生命,那就是教會為愛,為福傳的產痛了。

而這婦人生子後要逃避撒殫,留意這並不是出於打敗仗,反而是出於天主戰勝了撒殫。

先說聖母。聖母戰勝魔鬼,並不是出於強力,而是出於信靠和降伏天主。聖母亦不是一產下耶穌就勝利了,而是要先受七苦,失去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待耶穌死而復活後,才徹底戰勝魔鬼的。那是33年多,不是立時。但不只,就是耶穌戰勝魔鬼後,聖母還要孕育早期教會,而教會的信徒仍要在耶穌內得勝魔鬼。耶穌是勝利了,但我們教會仍雖每人在歷史中,藉着我們每天的選擇,使之耶穌的勝利在我們和教會身上完成。就是因為這樣,為甚麼聖母現在仍為我們的不信而受苦,多次顯現時仍流淚呢。

在這,聖母和教會一樣,勝利是來自忠信降伏於天主,而不是出於己力和與魔鬼硬鬥。這婦女飛走了,實在並不是逃走,亦不是出於恐懼,反而是去追隨天主的安排,深信天主已有最好的保護,因為勝利早是肯定的了。

留意,默示錄雖說地上的有禍了,但每每說到忠信的人時,都是說他們沒有恐懼,終全得到天主的拯救,享受永遠的喜樂和光榮的。我們現在仍活在時間內,其實是一種祝福,因為每人的轉化需要時間,勝利仍等着我們個別去選擇,聖母和教會仍在痛,但是懷着真實希望的痛,因為我們知道,忠信到底的,魔鬼和牠的一切都必會被毁的。因此,讓我們不再浪費時間,立時決意降伏天主,以愛和寬恕見證福音,好讓更多人轉向天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