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
問題(一)到底會堂長雅依洛懇求耶穌的時候,他的女兒已經死了還是快要死了?從同一個人的懇求,可是有兩個版本。
「瑪竇福音 9:18 - 耶穌向他們說這話的時候,有一位首長前來跪拜他說:『我的女兒剛纔死了,可是請你來,把你的手放在她身上,她必會活。』
馬爾谷福音 5:22 - 那時,來了一個會堂長,名叫雅依洛,一見耶穌,就跪伏在他腳前,5:23懇切求他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請你來,給她覆手,叫她得救回生。』
路加福音 8:41 - 看,來了一個人,名叫雅依洛,這人是一個會堂長,他跪伏在耶穌腳前,求他到自己家中去,8:42因為他有一個獨生女,約十二歲,快要死了。當耶穌去的時候,群眾都擁擠他。」
問題(二)耶穌囑咐十二門徒帶棍杖還是不帶棍杖?
「馬竇福音 10:10 - 路上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也不要穿鞋,也不要帶棍杖,因為工人自當有他的食物。
馬爾谷福音 6:8 - 囑咐他們在路上除了一根棍杖外,什麼也不要帶:不要帶食物,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在腰帶裡帶銅錢;6:9卻要穿鞋,不要穿兩件內衣。
路加福音 - 9:3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
【 問題來自 】 Malaysia 馬來西亞
程明聰神父答 :
朋友,你這兩個問題,連同所有有關四部福音之間在細節上有差異的問題,是沒法子回答的。
在早期教會,曾有人嘗試把四部福音不同之處,用不同的方法調和後,連貫成一個綜合版,稱為 “Diatessaron”。這著作盛極一時,很多當時的主教和聖人都以這版本作福音的印證。但最後都是被禁用了,因為四本福音有不同之處是重要的,而這版本卻不是由宗徒傳下來的,而是更改了不少原文的。
為甚麼四本福音有差別是重要的?因為四本福音不是如今天的歷史紀錄,而是四個人的見證。他們有分別,就指出了他們是不同人,看的和理解的都不同,寫作時要強調之處自然也不同。但細節上雖有分別,核心內容上卻有極高度的一致性。這樣,他們有分別反而更能證實耶穌的事蹟的真實,大大提高了福音的真確性。相反,如果他們沒有差別,那麼其中三本很可能只是略為變化的抄本而已。
此外,因為大部份雖各有風格,卻仍是吻合的,那四本福音就自然而然的提醒了讀者該注視吻合之處,而不要太過費時於差別之處。福音的真義是在活的聖言,祂是唯一和一致的。
所以,當那父親問耶穌時,女兒是否已經死了,不大重要。重要是:耶穌有能力復活我們;而如果問的時候女兒已死,那父親的信德又可供我們學習。
同樣,有沒有棍杖,不重要。重點是做天主工作時,不要顧慮世物的需要,而要首先完全信靠天主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