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哲學,的確是可以推論出天主的,因為已有人做過。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曾準確地從形上學推論出,萬物背後必須有一個並只有一個全能的創造主,祂是無形無體的,卻是全能的,支配一切的,而這個創造主必然是至善至美的,而我們必須欽崇祂,並該每星期給一天去朝拜祂。這基本上就是十誡的頭三誡。而這哲學家,又在倫理學上,清楚的說出了餘下的七誡。 所以,哲學是可以推論出天主的。其實,智慧書及羅馬書均說:受造物清楚說出創造者的偉大。 但哲學卻不能讓我們有信德。讓我打個比喻。 若果信德是在水中游樂,那麼理智就是幫助人能夠來到沙灘。你可能從未見過水,或只是見過小溪小湖,或從未游泳過,你對在海中游樂很難相信。哲學,理性,可以為你消去一些誤解,讓你能至少走到海邊,看看別人玩得多開心。 但是,要經歷海中游泳的樂趣,就沒有人能替你做。只有你自己願意跨越,走進海中,才可知道。 信仰也是一樣。道理可以除去不少障礙,但能否去信,就必須我自己願意投入。與上不同的,就是天主的恩賜。因為信仰除了是我願意之外,更本身是天主的恩賜,在我們內心召喚及啟發,就是我們之所以可以願意,本身也是這份祝福。 所以,福音裏有人說:主,我信,扶助我的不信! 所以,雖然人的確可以由理性步入信德,但理性本身始終有限制,因為,一, 人其實並不是那麼理性的,而是很容易偏差的;二,更重要的,就是信仰不是理性分析,不是知識,而是與活着的天主真實的關係。我們不是用腦去愛的,而更要用心去愛,去進入,去降服,去被擁抱,去互相完全交出。 這經歷,是說不清的,就如在海中樂,怎能說清給一個在岸上未嘗過的人?或怎能解釋愛給一個未墮入過愛河的人? 哲學可帶你來到海邊,你見到別人的快樂,信仰就是,你決定投入去這個未知之中,相信遇到的天主,的確如祂所說,如別人所見證的,是愛你的而不是害你的,是一直在你身旁,白白無條件切望救助你的,有永恆生命等着你的天主。

Read More →

不該說理論與理論能否共存,因為所有理論,總有些真的,有些假的,有些半真半假,需要升華的。我們基督徒,不是要與所有理念共存,而是要與所有理論的人共存。換句話,不該說一神論與多神論怎樣共存,而是基督徒要愛所有人,不論他們是一神,多神,無神,認為自己是神,或不知道有沒有神的。

Read More →

這算是迷信行為,在天主教教理第三卷中,講論十誡中第一誡,不可有別的神中有提及。其次,在第一卷講論信經,我信唯一的天主及無論有形與無形中亦有教導有關其餘的所謂神及靈是甚麼一回事。教友該學習教理中針對我們信仰生活中有缺陷的地方,或許堂區或教友自己可一同研習。

Read More →

The Church believes that a marriage must contain four essential elements, that it must be free consent of both parties, that their gift to each other is total, that they will be faithful to each other until death, and that they are open to life. Formal refusal to accept or practise one of them would make the marriage defective, and is considered grounds for annulment. If one or more parties refuse to agree to one of these elements before the marriage, the priest will not be allowed to marry them.

Read More →

至於頌砵療癒,我從未聽過。但問題卻是,基督徒為甚麼去找別教的治療法,或找甚麼大自然力量呢?我們已有大自然力量背後的創造者,為何創造者不找,去找受造物?反之,該找醫生後,找神父為你治癒覆手祈禱,並托負於天主,願意接受祂的旨意。

Read More →

https://askfrfrancis.org/qa/why-are-some-churches-or-holy-places-not-allowed-to-take-pictures 一般來說,聖堂及聖所是祈禱之所,所以都會有聖體櫃,即耶穌基督的真實臨在。這聖體櫃傳統是在聖堂正中,祭台之後,有紅燈長燃。耶穌是聖堂的主人,我們來到,該先與祂打個招呼,坐下與祂祈禱。這是所有信徒該做的,亦是非信徒該尊重的。若我即使不祈禱,亦該保持不影響別人祈禱的行為,而其中一樣最影響別人祈禱的行為,就是如遊客般四處拍攝,及談話喧嘩。 聖堂近祭台部份是高出幾級的,這部份稱為至聖所,是神父及禮儀人員以外,絕不該上去的,因為那是聖堂最神聖的地方。所以無論是禮儀內或外,訪客絕不該隨意上去,更不用說去拍攝了。 而若有任何禮儀在進行中,拍攝是該避免的。 以上的基本禮貌,是在朝聖時及一般情况下通用的。在特別情况,如婚禮,洗禮或特別時刻,又如為福傳及宣傳教會資訊,該先請示堂區負責人,自有各處的指引。 最後,我每次朝聖,都會這樣指引教友: 一,進入聖堂,先找聖體櫃,坐下與聖堂主人,耶穌,談談話,做些祈禱。 二,若有禮儀正在舉行,又沒有時間參加,該坐在後面或邊處,或站在外側,以減少阻礙參禮的人。盡可能都不要拍攝,但若必要,該靜靜地,留在不當眼處做,亦請不必多拍。 三,若沒有禮儀,祈禱後亦該保持寧靜,以一份虔敬的心去拍攝。不要多拍,亦絕不可上去至聖所/祭台部份。 四,若想做更多,找聖堂人員請示。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