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您好!想問的是性別認同或變性的問題。首先,我的理解教會是不接受變性的。因此,當你自己不喜歡自己是男/女,教會都不接受當事人去用手術改變,那怎去牧養他/她們呢?有時我們會話我們應該以真實的自己去敬拜、懇求主耶穌,那麼,我天生真的不喜歡自己本來的性別,那我應怎去渡聖善的生活?
若果我們不能先接納我們已有的,熟悉的,我們怎能說我們更認識我們沒有的?今天轉性理念的說,這與生俱來的不是我的真性別,但他們又怎知道別的又是?怎知道不只是一種拒絕現實的反抗?
Read More →若果我們不能先接納我們已有的,熟悉的,我們怎能說我們更認識我們沒有的?今天轉性理念的說,這與生俱來的不是我的真性別,但他們又怎知道別的又是?怎知道不只是一種拒絕現實的反抗?
Read More →首先,我猜你說是現時已只是同屋,而不再是同房或同床。 而最終,真只能是自己知自己事。天主教的道德觀,與佛學所說的心戒,是非常相像的,就是最終不是外在的法律守得多好,而是內在我們的心靈有多愛這誡命背後的善。兩個同屋的人為愛對方而保護對方的貞潔,勝於兩個不同屋的人卻日夜在思想中想着越軌的事。 當然,兩人若最終只能外在勉力抑制,內心卻始終陷於慾念的沉淪,那就不該繼續同屋了。 但若能升華到非性的純愛,那就不再是同性戀,而是真實的姊妹情。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若不是雙方為同一意向努力,為不少只會是一種折磨。 願天主賜你力量,願祂指引你路向。
Read More →你提及「伴侶」及「單身」,我想先由這兩個字眼說明一些事。今天人們說「伴侶」,而不說夫婦,好像是一個可以永久性的關係。但他們說伴侶,也不是單單指朋友或知己,而很明顯是指向性吸引和性關係;即使不是現在有性關係,都是指明他們希望走向全人的結合。
Read More →The reality of so many cases of clerical abuse, even among bishops and cardinals, is a constant source of grief, and a counter-example of the Gospel. That this grave scandal has caused so many to lose heart and leave the Church, some even abandon their faith, points to the urgent necessity today for reform in the Church.
Read More →You are right, homosexual relations and acts are not part of God’s plan. We cannot affirm what God does not affirm. Homosexual attraction is a disorder, a defect in sexual orientation. If it is innate, the person is not to be blamed. They need to be loved and supported with compassion and with the truth.
Read More →在天主教教理中說明,同性戀傾向與同性戀行為是有分別的。同性戀行為,因為是與男女身體本身啟示中可見,並在聖經中清楚說明,是與男女結合的原意相反,所以教會自第一世紀,由保祿的書信已教導,是不道德的,是有違反天主的創造的。
Read More →我不知道你說的例子是真事或假設,我沒有在新聞看見過,所以我只能有限地回答。在這故事中,我其實最擔心的不是那位自殺的朋友,而是那位神父。
Read More →要明白,不論有沒有同性傾向,如果是經常沉溺於性關係中,可能要面對的是,這習慣已變成一個癮癖(addiction),而癮癖正正就是自己無能力停止,而需要天主和別人的幫助的。
Read More →首先,天主教從來都沒有說明誰必然會入地獄的習慣,即使某人是犯了極大的錯,如猶達斯,天主教的教導都是指引我們,不能斷言誰犯了死罪或大罪,因為我們不能知道別人內心的意向。
Read More →